流浪教戰手冊 2.0

流浪教戰手冊 2.0

OLYMPUS DIGITAL CAMERA

 

《流浪教戰手冊 2.0》

 

葉子  著

   

【零、前言】

 

「流浪」其實沒有想像中浪漫

不是那種肩起了一只白背包踏上輕快的腳步

你會一直不斷地質疑、去抱怨、甚至害怕

而對象正是你自己

 

因此,即便會打到自己的臉

「流浪」這回事仍然有「教戰」的需求…

有需求就有市場

有市場就來寫個手冊

 

你或許會問:「為何是 2.0?怎麼沒看過第一版?」

我想這就是你太俗的問題了!

你怎麼會不知道現在什麼都流行 2.0?

就像曾經有歌手出道第一張專輯就叫精選

或像我曾住過一間倫敦的爛旅舍叫做 four star hotel 意思一樣

   

【壹、什麼是流浪?】

 

望文生義,所謂的流浪就是「放水流」

但別以為放水流就是一整個搞失蹤

錯!因為若是放在小溪小河

你有陸上交通工具、有地圖

大可以趕到下游去攔

總有很大的機率可以找到人

若是放在海裡

雖然技術上比較難、時間會花比較久

但總有機會讓你碰上洋流

只消有一滴滴關於海洋的知識也是可以找到人啦

(請參考海底總動員第一集)

 

因此,所謂流浪者

並非漫無目標地隨波逐流

你若存心放水流

那還真的流浪不了

 

那到底,人為什麼要流浪?

如果不是形式上的放水流

究竟放逐的是什麼?

 

很好,總算問對問題了

但你又不是第一天認識我是機車行老闆

我並不打算這時候就破梗直接講答案

我先講一下流浪要幹嘛

   

【貳、流浪要幹嘛?】

 

這個問題不是在問:「為什麼要流浪?」

而是:「流浪要做些什麼事?」

你可能會傻傻的批評說:「你這個標題不精確!」

我的答辯很簡單:「這樣才能剛好五個字」

 

回正題

流浪要做的事情分兩部分

第一個部分是事前的準備工作

就如前面所言:千萬別心存僥倖讓自己放水流!

因此,備好地圖、做好功課

把所有可能遇到的可能性都大致了解一下

當然啦,隨著經驗的增加

這些功課早就內化到心中了

便可省卻這部份的工作

 

阿你可能又會說這叫自助旅行不叫流浪

其實也不能說你完全錯

因為自助旅行和流浪兩者的本質間

的確有些相似-比如說旅程中的不確定性

但流浪可以不做功課嗎?

如果你的旅遊經驗豐富、語言能力夠、野外求生技能強

加上臉皮夠厚、可以忍受風吹日曬雨淋

的確可以什麼都不想就上路

但上面這些基本上我都稱之為平常在做的功課

跟自助旅行比起來

差別就在於突發意外狀況的多寡而已

 

或許有人會覺得做了功課就不叫流浪了

我個人認為這樣的說法愚蠢至極

如果你什麼都沒想,只穿一套衣服錢也沒準備就出門去

去沒有人認識你、找得到你的地方「流浪」

那你最好有什麼事都能幹

有能讓你生存下去的本事

否則,可能出去沒多久就只好摸摸鼻子爬回家

這不叫流浪,這叫「賭氣離家」

 

因此流浪本身還是得計畫準備的

和「自助旅行」最大的差別是:

流浪不見得會考慮「回家」這件事

或是說,流浪者的心態

是為了長期跳脫、逃避、離開某些既有的人事物

積極點的可能是為了找尋某些精神層面的東西

而透過流浪做自我療癒

在流浪者的心中,這些目的的重要性

恐怕大過於「回家」

自助旅行的目的大致脫離不了幾個:

散心、紓壓、體驗異國文化民情….

最後一站的目的呢,總是要回家的

 

流浪要做的事情第二個部分

我想從負面的來說

所謂的負面,不是指不好的事情,而是指不要做的事情

到陌生的地方流浪呢,只要不違反當地法令良善風俗

當然什麼事都可以嘗試一下

 

第一件不要做的,就是「過得太舒服」

因為當你過得舒服,或是可以過很長一段舒服的日子

那你就會想留下來、長期住下來

這叫移民,不叫流浪

 

第二件不要做的,就是「聯絡」

當然不是說要完全與故鄉熟悉的一切切斷音訊

頂多讓至親知道你平安就好,其他細節別講太多

不管什麼形式,打卡、Line、Fb….

各種主動讓人知道你在哪做什麼的事情

都是盡量避免去做的

若有朋友傳 Line 或 Fb 給你說:

「我今天到巴黎鐵塔『流浪」了」

這樣的流浪聽起來還蠻瞎的

 

第三件不要做的,就是「忘了自己是誰」

許多人選擇流浪的目的,就是想忘了自己的過去

忘了自己的故鄉、忘了自己熟悉的一切

或是

自己覺得自己是「世界公民」

只要是地球人,甚至是地球上生存的生物

都是一家人

但每個人生來都有或多或少來自故鄉、

來自家庭、來自故國的文化與生活經驗灌溉

就算你生於國際商賈、外交官世家

一出生就跟著家人四處遷徙

但你的血液流著某種特殊的基因

影響著你成為怎樣的人

至少記著,這世界上絕大多數的人都不像你

因為,你正在流浪

   

【參、該不該回家?】

 

這是個尷尬的問題

也是多數流浪者獨處時、破病時、迷路時、

遇到各種險阻挫敗時會問自己的問題

大部分的情況當然會選擇牙一咬、擦去淚、

傷口舔一舔就繼續爬下去

但說真的,在你履行了流浪該具備的特性與要素後

關鍵時刻要做出「回家」這個決定是要有勇氣的

因為要違逆自己內心的不甘心

要違逆自己內心想要繼續的那種堅持

無奈地接受自己無法繼續承受的挫折感

最難的,是對抗自己內心的自尊心

 

最最完美的流浪

其實我無法告訴你何時會發生

但我只知道

當你覺得自己的流浪「夠了」

想體會的都有了、想忘卻的都忘卻了

該變瘦的、變黑的、變成熟了、變智慧了

都變得差不多了

然後開始覺得可以回家

面對過去種種不堪、不捨、不願面對的一切

而無任何感覺時

這是流浪最完美的結局了!

   

【肆、虛擬流浪】

 

其實本來這一部分的標題一樣是五個字:「心靈的流浪」

但作為本教戰手冊的結論與延伸討論

以及呼應手冊標題「2.0」的調調

因此用「虛擬」一詞

一方面前後呼應一下

另一方面也滿足了虛擬的虛榮心

 

如果你真的沒這個「砍讚」毅然決然起身去「流浪」

你可以和絕大多數的人一樣

繼續過著你滿意或不滿意的生活

但生活和人生不同

生活有著短期中期長期需要面對和解決的人事物

但人生啊,人生

絕對值得進行至少一次「心靈的流浪」

 

所謂的心靈流浪

同樣的也需要做準備

你需要搞清楚自己想去哪流浪、設定可以漫遊的範圍有多廣

更重要的是,你必須確認自己不會迷路

至少不要迷路到自己不知道自己在哪

 

同樣地,你不能在心靈流浪中過得太舒服

這比較容易達成

因為大多數人會進行心靈流浪

就是因為想逃避現實中的某些東西

在百般無奈下,或是苦中作樂下

望著某些你以為可以「寄情」的東西

實體的有黃昏啊、海浪啊、森林啊、風啊、雲啊、星空啊…

虛擬的有書中的故事啊、「朋友」的故事啊

但千萬別讓這些具象的事情,以及在你心中激起的陣陣漣漪

去對「現實世界為何如此殘酷?」做任何的解釋

 

有時人會用自己擅長的方式做「心靈流浪」

畫畫啦、寫作啦、攝影啦、彈琴啦…..

但切記,心靈流浪注重的是「過程」而非「結果」

一旦你在乎了這些外在創作形式給「他人」的感覺

就好像你在流浪過程中上 fb 打卡一樣地蠢

 

同樣地,你不能忘了自己是誰

就像你應該不會忘了自己為什麼流浪意思是一樣的

在心靈的流浪中,你可以盡情幻想恣意漫遊

但「你」,啊就是你

在各式各樣的人稱轉換中

最後總是要回到第一人稱的

 

所以,「心靈的流浪」最終是需要「回家」的

同樣回家有各種情況

但當你流浪了一圈,覺得啟動流浪的「原因」消失了

此時就是該「回家」

回到現實世界重新做自己的時候了

   

【後記-我的流浪】

 

對我個人來說

「流浪」是個進行式-實體和虛擬都有

有時,我換地方住

有時,我換學科

有時,我換老闆

更多時候,我做各式各樣心靈的流浪

而我啟動流浪的理由

是為了尋人:尋兩個人

一個是自己

另一個是真正懂自己的人

 

或許這麼說吧,我之所以要流浪

是為了要回家

那個可以允許我做我自己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