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福爾摩沙16〕科幻影片的環境控訴:從《水世界》、《末日列車》到《崖上的波妞》,看失控的全球暖化
(本集單元於 2018.04.18 教育廣播電台《樂活科學心》節目中首播)
作為一個「影字雙棲」的作者來說,我常觀察與思考文字與視覺符號之間的轉換問題。 科幻世界中對「環境」背景設定與描述,往往螢幕上閃過幾秒的畫面勝過千言萬語。但相反地,許多細膩的情節與對白,在畫面一出現的同時,原本存在文字閱讀裡的想像空間就消失了。
像「全球暖化」這樣的環境議題出現後,有許多的報導、記實、演講、故事、攝影、繪畫、動畫、電影……圍繞著這主題,這些樣貌不同的作品或多或少都帶著一個基本核心的理想:要喚醒世人對於環境議題的關注。因此我們可以看到一些有影響力的人站在臺上登高一呼,用影像與數字的理性力量去揭發世人不願面對的真相;也有紀錄片導演甘心情願在刻苦甚至危險的環境中蹲點做觀察紀錄,一蹲就是好多年;也有如吳明益老師這樣,用一個講垃圾島的奇幻故事-《複眼人》-來寫一本小說,亦實亦虛地用文字的想像空間重擊著讀者的認知與情感……或者,有人選擇用娛樂性高的科幻電影,讓觀看者在視聽感官得到滿足的同時,也能從故事的背景設定進一步思考:如果我現在不做點什麼事來改變現狀,未來會不會真的變成這樣子?
伍薰在這集節目單元裡為我們帶來的電影《水世界》便是這樣的例子。我還記得當年在大螢幕上出現一望無際的海洋時,一開始並未察覺任何違和感,但當故事告訴我:在全球暖化海平面上升後,對必須生活在海上的人類來說,有著各種動植物以及無需處理便可飲用水源的「陸地」是一種傳說時,那種不真實的感覺從內心深處湧現。
海平面上昇是怎樣的概念?如果你住在內陸高海拔地區或許不覺得,但對全國平均海拔只有 1 公尺的島國吐瓦魯來說,全球暖化造成極地冰山融化所造成的恐懼大概是地球上很多人無法感受的。假設暖化造成北極的冰均融化,由於北極的冰是浮在海面上的大冰山,或許融化後海平面上升不大,但由於白色的冰能將大面積的陽光反射回太空,冰融化後,深色的海水會吸收陽光的熱量,海水溫度上升不僅造成海洋生態的浩劫,更會間接讓南極大陸上的冰山融化。當所有冰都融化後,全球海平面將上升 55 至 65 公尺,屆時,已經不是幾個島消失這樣的事了。
電影《水世界》帶給我們的警示或許極端,但不表示這一切不會發生。相較於《水世界》,伍薰介紹了另一部相反的例子,是一部來自法國的科幻漫畫《末日列車》(Le Transperceneige)後來被韓國導演奉俊昊改拍成電影。故事說人類發明了一種名為 CW7 的藥劑,當 CW7 被散佈在大氣中時,將有效地抑制溫室效應,但弄巧成拙,過度的使用造成氣溫急速下降,地球提早進入了下一次的冰河期。倖存的人類搭上了一年繞行地球一周的「末日列車」,由於列車以外的世界已經無法生活,因此列車上有限的空間與資源如何滿足車上所有的人,便成了這個故事探討的主題。
對我來說這兩部作品最大的共通點,就是人類自以為可以透過科技手段來掌握地球資源,《水世界》因為科技文明過度濫用而不同時著重暖化問題;《末日列車》則是人類試圖用科技文明來拯救暖化問題,卻造成無法收拾的結局。這兩部作品對科技文明的控訴帶給我一個啟示:人類必須學著跟自然環境與生態保持一種平和且和諧的關係,而非試圖去操縱什麼。伍薰也提出了一個觀點:許多人會將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育放在對立面,事實上,經濟要能長遠的發展,必須建構在優良的環境保育條件上。
除了電影外,動畫的創作亦有像《崖上的波妞》這樣,也是以「海平面上升」為背景設定的作品。故事一開始波妞是怎麼到岸上的人類世界裡呢?導演宮崎駿用漁船撈捕海產時會使用的「底拖網」作為一個錯誤的開始。縱使這樣的錯誤產生了後來一連串美麗的相遇,但大螢幕上那底拖網在海底橫行所造成的視覺震撼,卻是多少學者專家的撰文疾呼無法達到的。
突然想起曾看過的一部動畫短片作品-日本畫家與動畫導演「加藤久仁生」的《積木之家》( La Maison en Petits Cubes)。在這部一句對白都沒有的動畫中,那青春愛戀與充滿美好的過去,隨著海平面的不斷上升而沈入海底,而我們的人生就像那一棟棟被迫堆疊的積木之屋般,掙扎著、努力著、孤獨著,與時間賽跑。
或許,有一天當我們所珍視的一切都沉入了海底,土地也好,回憶也罷,我們才會開始學著,怎麼好好做一個人。
葉子
(圖片來自 IMDB:https://www.imdb.com/title/tt1361566/mediaindex?ref_=tt_pv_mi_sm)
《積木之家》La Maison en Petits Cubes
《樂活科學心》節目介紹與線上重播聆聽:
http://www.ner.gov.tw/program/5a83f4ebc5fd8a01e2df020a
〈聽見福爾摩沙〉單元介紹連載:
http://34.81.28.106/archives/category/formosa
〔聽見福爾摩沙-前言〕啟航:
http://34.81.28.106/archives/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