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福爾摩沙10〕臺灣咖啡的再起:從古坑咖啡節出發到水土保持關注
(本集單元於 2018.03.07 教育廣播電台《樂活科學心》節目中首播)
從小,就常跟著家人到臺灣的山裡四處旅遊,跑遍大小山路,看過各個部落山林景觀。其實對山裡的印象一直都是:「有人的地方,樹就不一樣。」每次經過各種產業道路,沿路整座山種滿檳榔樹景觀,讓我懷疑著:臺灣人吃這麼多檳榔嗎?進入二十一世紀前後的幾次大災難:九二一大地震、納莉風災、八八風災……。電視上傳來山裡大塊土石被暴雨沖刷後毀了人們家園的畫面,就在想:究竟是哪裡出了問題?是天災?還是人禍?
一直到了四年前為了拍攝臺灣咖啡紀錄片,真的深入偏鄉部落,才知道原來檳榔樹的根是鬚根的淺根植物,不太容易抓住表土。加上為了種植像檳榔這樣的經濟作物,大範圍的將原始森林砍伐殆盡,少了大量森林的調節,整片的山坡地在極端氣候的急降雨下很難不滑動,造成山崩、土石流的災情。
正如上一篇所說,臺灣咖啡當年在日本人引進大量種植後,曾有過光輝的歲月。戰後由於國民經濟轉向工業發展,政府不鼓勵種植咖啡,加上進口咖啡豆的關稅降低,使得臺灣咖啡幾乎被遺忘了一個世代。大約也是千禧年前後,日本時代本來就是咖啡主要產區的雲林古坑,為了響應政府推廣「一鄉一特色」的運動,試著重新找回曾有過的古坑咖啡,並舉辦了臺灣咖啡節的活動。也差不多在那段時間裡,前述的幾次大災難迫使政府與民間正視山坡地的水土保持問題,開始推廣在檳榔樹下種咖啡。
咖啡樹的根又深又廣,一般來說咖啡樹可長到五、六公尺的高度,其根部幾乎可長到同樣的深度,加上根往橫向擴散的能力強,使得一棵咖啡樹能夠抓住四周三四公尺寬範圍內的表土。此外,咖啡樹的生長需要有半遮蔭的環境,在檳榔樹下種咖啡恰好提供了這樣的環境。加上檳榔與咖啡的產期錯開,搭配觀光的發展,可增加農民的收益,因此這十幾年來各地興起臺灣咖啡復興運動。
一般來說,咖啡樹屬於熱帶經濟作物,生長範圍大致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的熱帶區,人稱「咖啡帶」。臺灣剛好有北回歸線通過嘉義與花蓮,加上臺灣的地形變化非常大,有許多的山坡谷地適合種咖啡,因此臺灣咖啡最北可於苗栗找到穩定品質的咖啡豆。
就市場言,咖啡的需求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大量加工成即溶咖啡、罐裝咖啡、或是大型連鎖咖啡店,用以製作調味咖啡用的「商業豆」,另一種在區域的微型氣候與特定地理條件範圍內種植生產的咖啡豆,業界稱為「精品咖啡」。這樣的區別與咖啡的品種有關-現有咖啡豆主要分為兩大品種:「羅布斯塔」及「阿拉比卡」。前者雖然風味叫苦澀,但由於耐氣候變化與病蟲害,好種好照顧,成本便宜,所以大多「商業鬥」都是羅布斯塔種;後者由於較為嬌貴,又不耐病蟲害,因此種植需要花很多精力,成本較高,所以大多咖啡店所提供的單品咖啡,或是較為講究的義式咖啡等,採用的就是阿拉比卡種的豆子。阿拉比卡依照產區與品種又細分各種不同的子品種,臺灣咖啡農因為本身具有很強的實驗精神與農業技術,因此除了常見的曼特寧等品種外,也引進了一些像藝妓之類的高級咖啡豆品種。
或許你從沒想過,每天一到兩杯的咖啡,竟然對山坡地水土保持影響如此之大。臺灣有長久的咖啡種植歷史,卻因為一度被遺忘,以及在行銷與商業策略上的忽略,造成至今臺灣咖啡的市場仍然有限,加上成本較貴,少有人能體驗到本土自有咖啡豆的好。或許,這條路就跟臺灣山區裡的產業道路一樣,需要更有遠見的眼光與決策,才能改變路上的景觀,讓真正有益這塊土地的咖啡、讓山裡辛苦種植與生活的人們,有更多更合理的認識與對待。
葉子
(照片提供:想享咖啡劉遵五)
《樂活科學心》節目介紹與線上重播聆聽:
http://www.ner.gov.tw/program/5a83f4ebc5fd8a01e2df020a
〈聽見福爾摩沙〉單元介紹連載:
http://34.81.28.106/archives/category/formosa
〔聽見福爾摩沙-前言〕啟航:
http://34.81.28.106/archives/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