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福爾摩沙08〕戰後臺灣林業、水利政策的延續與改變

〔聽見福爾摩沙08〕戰後臺灣林業、水利政策的延續與改變

   

(本集單元於 2018.02.21 教育廣播電台《樂活科學心》節目中首播)

   

「這是一個時代的結束,亦是另一個時代的開始!」

   

不知已聽過多少次這樣的宣稱,但對大多數人而言,兩個時代的「交界」究竟代表著什麼意義?是改朝換代?是領導階級的更迭?是政策的轉變?還是,從某些方面來說,這轉變根本是在再自然不過的情況下發生的,根本,不存在任何「時代的界線」?

   

或許對於歷史學者而言、對於政治學者而言、對於很多特定族群的人而言。日治時期的結束,或稱終戰發生,對臺灣來說是個重大的改變。至少,在臺灣統治了五十年的日本人,在遺留下諸多制度、建設、破壞、與不可逆的改變後,光復接手的國民政府究竟對臺灣人民具有怎樣的「劃時代意義」?且先不論政治上或意識型態上的轉變,最有感的或許就是語言溝通問題。那其他面向呢?

   

以本系列節目所關注的山林水利資源開發與原住民政策上,戰後國民政府承襲了日治時期的林業區規劃制度,但針對原住民開放了某些權利。比如在日治時期原住民必須居住在劃設的「蕃人所要地」,原住民並不擁有土地的權利,僅有使用權。但在戰後,原住民便可擁有土地,且可作買賣,但僅限於原住民之間的土地交易。若漢人在山地進行開發建設經營事業,則僅限於地上權的轉移或抵押,土地本身依舊屬於原住民。

   

到了 1950 年代,隨著冷戰時期開始、朝鮮半島局勢緊張,美國開始在臺灣建立物資補給基地。因此臺灣開始接受贈與與貸款並行的美援。在大量資金、物資、與專業的挹注下,臺灣許多領域,包括工業、交通基礎建設與電力設施,開始進入迅速開發時代。也因為開發所需,原本以農為主的平地開始出現多樣性的需求。1954 年,農復會進行了所謂的「農林邊際地可利用限度分類調查」。一方面想要重新檢討後日治時期的山林開發政策,另一方面也試圖尋找更多土地開發利用的可能。

   

在當時,海拔 1,000 公尺以上的山地被定義為「高山地區」,因此這個「農林邊際地」的調查範圍,便限制在海拔 100 至 1,000 公尺之間的丘陵地範圍內。在調查的過程中,發現長期下來的開發之下,許多山坡地水土保持問題日益嚴重,加上 1959 年八七水災發生後,山坡地的問題更受到重視。因此政府成立了「山地農牧局」這個專責機構,負責針對山坡地問題進行檢討與重整,以及推廣水土保持的重要。而最長遠的目標,是希望能在水土保持工作達成一定水準後,能夠在這些農林邊際地上發展新的產業,諸如農藝、園藝、畜牧業等。山地農牧局為主管機關,轄下於各縣市設有工程所,專責水土保持工作。

   

至於農田水利方面,日治時期大多能開發的水圳皆已完成。有些規模大的如石門大圳,是搭配石門水庫興建所設置的。提到水利工程,不得不提到日本人在臺灣最大規模開發的「嘉南大圳」。雖然這大規模的水圳工程主要是希望提供農民灌溉所需,但嘉南大圳並沒有完整解決供水問題。嘉南大圳的三大幹線-濁幹線、北幹線、南幹線中,濁幹線引用了濁水溪的水,而南北幹線是以烏山頭為界。但烏山頭水庫部分水源乃是來自於曾文溪經地下管道而來的「越域引水」,灌溉範圍並不大。因此農民仍須配合政府的輪耕政策。

   

在美援時期的資金挹注下,許多既有的水利設施開始擴大或延伸,包含前面所提及的石門大圳,還有斗六大圳、宜蘭的萬長春圳。其中萬長春圳便是利用天送埤發電廠發完電後的尾水來灌溉使用。水圳除了灌溉外,當水圳的水流至近海的地方,亦可流入土壤中進行「洗鹽」作用,沖淡近海土地鹽鹼化的問題,增加海埔新生地土地改良後再利用的機會。

   

環境開發與國土利用不只是政策面的問題,更包含了不同時期產業的需求、對山林土地河川水文的認識、對人的治理、以及因應科技發展而創造的新建設機會,是一整個複雜但卻連貫的演進過程。當我在規劃此一系列節目時,原始的目的之一便是希望能從「時代」的改變前後,來比較政策面與影響面的不同,但當訪談進行至最後,才發現很多的事情根本就是「該怎樣就會怎樣發生」。許多網路上文章會做這樣的比較,用政治上的時代劃分來去比較經濟產業上的區別,試圖告訴聽眾改朝換代前後的差異有多大,但事實上,當你針對細節做更深入的認識後,會發現許多改變不全然跟統治者是誰有關。

   

當我們總是將「未來的希望」放在下一任的總統、閣揆、執政黨、縣市長……的時候,是否該思考一下,究竟我們對於各方面改變的需求了解有多少?哪些需求是如此「改朝換代」可以帶來的改變?而哪些事情根本只是政治酬庸下的選舉牛肉?我相信,唯有我們對自己生活的這塊土地有越來越深的理解,從時間、空間、族群、文化等不同面向出發,有更宏觀的視野,才能突破「時代」界線的二分法謬誤,從政策面去要求並檢視領導者的執政與在野者的監督,這才是我們該爭取的民主政治。

   

美國大文豪狄更斯說:「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在喧囂的塵世間,唯有時常檢視自己是否隨著時代巨輪的推進而失去判斷力?在這一系列節目中,爾建帶著我們一路從大航海時代走了三四百年,這一路走來,聽著時間之水潺潺流著,我們究竟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更重要的,在尚未來到的「時代」裡,我們究竟,從過去學到了些什麼?

   

葉子

   

(2017 Film by Eric with Kodak Ektar100 @ 士林紙廠,即日治時期「台灣製紙株式會社」)

   

《樂活科學心》節目介紹與線上重播聆聽:
http://www.ner.gov.tw/program/5a83f4ebc5fd8a01e2df020a

   

〈聽見福爾摩沙〉單元介紹連載:
http://34.81.28.106/archives/category/formosa

   

〔聽見福爾摩沙-前言〕啟航:
http://34.81.28.106/archives/1811